【十二五期间指哪几年】“十二五”是中国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这一时期是国家推动经济转型、加强社会建设、提升民生水平的重要阶段。以下是对“十二五”时间段的详细总结,并附有表格形式的简要说明。
一、总结内容
“十二五”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11年3月批准实施,涵盖的时间范围是从2011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该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这五年中,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 经济发展:GDP年均增速保持在7%以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
- 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自主创新,航天、高铁、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环境保护: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强化节能减排,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 民生改善: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投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是中国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十三五”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规划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 |
实施时间 | 2011年1月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主题 | 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核心目标 |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发展重点 | 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对外开放 |
成就亮点 | GDP稳步增长、科技实力提升、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水平提高 |
历史意义 | 为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可以清晰了解“十二五”期间的具体时间范围及其在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时期。
以上就是【十二五期间指哪几年】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