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本啥书呀】《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大型类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巨著。它由明成祖朱棣主持编纂,成书于明朝永乐年间(约1403年—1408年),全书共22877卷,约3.7亿字,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医学、农业等多个领域,堪称中国古代知识的集大成之作。
虽然《永乐大典》在历史上曾被广泛使用,但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现存极少,仅存约400余册残卷,散藏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中,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一、
《永乐大典》是一部由明朝皇帝亲自下令编纂的大型类书,内容极其丰富,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编纂目的主要是为了收集和整理天下文献,以供帝王参考和学习。由于其规模宏大、内容全面,被誉为“古代百科全书”。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多次战乱,原书几乎失传,现存版本极为珍贵。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永乐大典 |
编纂时间 | 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08年) |
编纂者 | 明成祖朱棣主持,解缙、姚广孝等参与 |
体例 | 类书(按类别分类整理古籍) |
卷数 | 共22877卷 |
字数 | 约3.7亿字 |
内容范围 | 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医学、农业等 |
当前保存情况 | 现存约400余册残卷,散藏于全球多个机构 |
历史地位 | 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之一,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
现状问题 | 原书几乎失传,现存多为残卷,研究困难 |
三、结语
《永乐大典》不仅是一部书籍,更是一部反映明代乃至中国古代文化面貌的百科全书。它的存在和流传,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尽管如今已难见全貌,但其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珍惜。
以上就是【永乐大典是本啥书呀】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