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的意思】“正襟危坐”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严肃、庄重地坐着,态度端正、神情肃穆。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人的外在姿态,也反映了一个人内心的认真与敬畏。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正襟 | 整理衣襟,使衣着整齐 |
| 危坐 | 肃然端坐,姿态端正 |
整体意思:
指人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人态度严肃、举止庄重,多用于正式场合或表达对某事的重视。
二、出处与用法
| 内容 | 说明 |
| 出处 | 《汉书·王莽传》:“冠帻而坐,正襟危坐。”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在正式场合、重要会议、宗教仪式等场景中的姿态 |
| 近义词 | 一丝不苟、端庄肃穆、仪态大方 |
| 反义词 | 懈怠懒散、歪坐斜靠、轻浮不稳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描述 |
| 会议场合 | 领导人在会议上正襟危坐,显示权威和专注 |
| 宗教仪式 | 神职人员在仪式中正襟危坐,表示虔诚与敬畏 |
| 学术讲座 | 学生认真听讲,正襟危坐,表现出尊重与专注 |
| 正式面试 | 面试者端正坐姿,体现职业素养 |
四、文化内涵
“正襟危坐”不仅仅是一种身体姿势,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体现。它传达出一种对事情的认真态度,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在传统文化中,这种姿态往往与礼仪、修养、品德密切相关,是君子风范的一部分。
五、总结
“正襟危坐”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强调了外在的庄重形象,也体现了内在的严肃态度。在现代生活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重要事务时应保持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举止。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正襟危坐 |
| 含义 | 整理衣襟,端正坐姿,形容严肃、庄重 |
| 出处 | 《汉书·王莽传》 |
| 用法 | 多用于正式场合,表达尊重与专注 |
| 文化意义 | 体现礼仪、修养与品德 |
以上就是【正襟危坐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