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为相文言文原文】一、原文内容
《田子为相》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全文如下:
>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曰:“吾受禄多,故得之。”母曰:“夫为人臣而受禄,不与民争利;为子而受禄,不与父争利。今汝为相,受禄多,而未闻有功于国,是以得金也?吾不敢受。”于是辞而不受。
二、
本文讲述的是田子担任国相后,回家探亲时带了百镒的金子送给母亲。母亲却拒绝接受,并指出作为臣子不应贪图俸禄,更不应在没有功绩的情况下获取财富。她强调“为臣不与民争利,为子不与父争利”,并以此教育儿子要清廉自律、恪守本分。
这段故事通过母子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儒家思想中“廉洁奉公”“以德服人”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对官员道德操守的要求。
三、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文章出处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 主题 | 官员应廉洁自律,不与民争利 | 
| 人物 | 田子(国相)、田母 | 
| 故事梗概 | 田子为相三年,带金回家孝敬母亲,母亲拒绝接受并教育他 | 
| 母亲观点 | 为臣不与民争利,为子不与父争利;无功不受禄 | 
| 教育意义 | 强调官员应清廉、有德、不贪图私利 | 
| 思想内涵 | 儒家“礼义廉耻”观念,强调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 | 
四、结语
《田子为相》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刻的道理。它不仅是一则寓言故事,更是对古代官员道德要求的真实写照。通过母子之间的对话,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清官”形象的期待与推崇。今天读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权力面前保持清醒,坚守道德底线。
以上就是【田子为相文言文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