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中,带有“义”字的成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涵丰富,涵盖了道德、情谊、责任等多个层面。这些成语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伦理和价值观的传统,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为人处世的智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有“义”字的成语及其释义:
1. 义不容辞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指为了维护道义,不能推卸责任或拒绝承担任务。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正义之事时应尽的责任。
2. 义薄云天
义:气节;薄:少;云天:高远。形容人的情谊深厚,忠义之气直上云霄。多用来赞美人的高尚品格。
3. 义正词严
义:道理;词:言辞。指道理正当,言辞严肃。通常用来形容说话有理有据且态度坚定。
4. 义无反顾
义:正义;反顾:回头看。指为了正义事业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形容人做事果断坚决。
5. 义愤填膺
义:正义;愤:愤怒;膺:胸膛。指因看到不公正的事情而感到无比愤怒。这种情感往往源自内心的正义感。
6. 义薄五伦
义:道义;五伦:指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形容人与人之间缺乏应有的道义和责任感。
7. 义结金兰
义:友谊;金兰:比喻友情深厚如兄弟姐妹。指朋友之间结为生死之交,感情非常亲密。
8. 义形于色
义:正义;形:表现;色:脸色。指正义之情从面部表情中自然流露出来。
9. 义断恩绝
义:道义;恩:恩情。指为了坚持正义而断绝一切私情或恩惠。
10. 义不取容
义:道义;取:求取;容:容悦。指为了坚持正义而不去迎合他人。
以上这些成语,虽然都包含“义”字,但其含义却各有侧重。它们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秩序的理解,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成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