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名为《古人谈读书》的文章,它选自清代学者张潮所编纂的《古文观止》,是古代先贤对于读书方法和态度的深刻总结。这篇文章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还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打动人心。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原文及其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翻译:
读书的时候一定要用心思考,每一个字都值得我们珍视。不要虚度光阴,等到年老时才后悔年轻时没有好好学习,那时只会徒增悲伤。书籍就像药物一样,善于阅读的人可以通过书籍来治疗自己的愚蠢。深夜的灯光和清晨的鸡鸣声,正是年轻人应该抓紧时间读书的时候。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后只会白白叹息。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他们对学习的重视。这些智慧的结晶至今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不断提升自我,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进步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