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

2025-05-19 18:25:58

问题描述: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18:25:58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了解作者莫泊桑及其创作背景,熟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变化过程,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亲情的重要性,反思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思想。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个关于家庭关系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亲情的关注,然后引入课题《我的叔叔于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文章结构。

2. 再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三)深入研读

1.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2. 小组讨论:

- 于勒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起伏?

- “我”的父母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 这篇小说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3.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共同归纳出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拓展延伸

1. 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对文中人物行为的看法。

2. 探讨现代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思考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阅读莫泊桑的其他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四、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人物:于勒、“我”的父母、“我”

主题: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呼唤真挚的人情味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