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板书

2025-05-19 23:08:04

问题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板书,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23:08:0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词汇和句子结构,能够准确翻译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及文章主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困境中的乐观豁达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月色的优美语句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分析作者复杂微妙的心理状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月夜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所见景象,并提问:“如果让你用文字描绘这样的美景,你会怎么写?”从而自然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正确、停顿适当。

2. 教师示范朗读,强调节奏感和抑扬顿挫。

3. 集体齐读,进一步熟悉文本内容。

(三)精读探究

1. 分组讨论: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部分,并思考这些描写有何特点?

- 明确答案:运用比喻手法,如“庭下积水空明”,将清澈透明的月光比作积水;又如“水中藻荇交横”,把竹柏影子比喻成水草交错纵横。

2. 个别发言:谈谈你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的理解。

- 引导学生认识到“闲人”的含义不仅仅是清闲之人,更包含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四)拓展延伸

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苏轼为何能在被贬期间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五)课堂总结

回顾全文,强调本文不仅是写景散文,更是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够发现生活美好的伟大灵魂。

四、板书设计

| 记承天寺夜游 | 苏轼 |

|---------------|------|

|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 地点:承天寺 |

| 人物:我、张怀民 | 心情:悠闲自在 |

| 描写:月色如积水空明 | 主旨:乐观豁达 |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2.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月夜》,模仿本文的语言风格进行创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