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是宋代词人舒亶所作的一首经典词作,全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词的原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
《虞美人·寄公度》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1. 春花秋月:象征美好的时光与景物。
2. 了:结束,完结。
3. 往事:指过去的经历与情感。
4. 小楼:指词人所在的居所。
5. 东风:春天的风,常带有生机与希望之意。
6. 故国:指词人曾经生活的地方,这里可能暗含对故国的怀念。
7. 雕栏玉砌:形容昔日宫殿的华美。
8. 朱颜:指人的容颜,这里暗指岁月的流逝。
9. 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愁绪如滔滔江水般绵延不绝。
赏析:
这首词以“春花秋月”开篇,通过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词人以“何时了”表达对美好时光无法永驻的无奈,同时也暗示着人生中的诸多遗憾。接下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一句,将视角从抽象的时间拉回到具体的环境,东风带来的是新生,却也让人更加怀念过去。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一句,透露出词人对故地的深深眷恋,但又因现实的无奈而无法归去。此处“月明中”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厚重。
下阕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飞逝的感叹。昔日的繁华虽存,但人事已非,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最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为奔腾不息的江水,形象地表现出愁绪的无尽与深远。
整首词通过对春花秋月、故国山河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堪称宋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