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工资必须按时发放。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并且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如果遇到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其次,工资水平应当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同工同酬。这意味着在同一单位内,从事相同工作、付出同等劳动强度和质量的员工应该得到相同的薪酬待遇。
此外,工资构成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具体项目和标准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并明确写入劳动合同中。
对于加班加点的情况,《劳动法》也作出了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最后,任何违反上述规定的用人单位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劳动者如遇工资问题争议,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直至提起诉讼。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劳动法中有关工资条例的一些基本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