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感受乐曲《金蛇狂舞》,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2. 认知目标: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及特点,能够分辨乐曲中的不同段落,并初步理解其表现的主题。
3. 技能目标:掌握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在活动中体验节奏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 音响设备及《金蛇狂舞》音频文件。
- 各种适合幼儿使用的打击乐器(如铃鼓、三角铁、木鱼等)若干套。
- 与乐曲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背景及其文化意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作为过渡,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提问:“小朋友,刚才听到的音乐你们觉得怎么样?它让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孩子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接着引出今天的主题——《金蛇狂舞》,告诉他们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中国民乐作品,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二、欣赏与感知
1. 初次聆听:完整播放一遍《金蛇狂舞》,让孩子们安静地坐着听,感受音乐的整体氛围。结束后可以询问:“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里面有没有特别吸引你的地方?”
2. 分段赏析:再次播放音乐,但这次按照乐曲的不同部分进行分段播放。例如,第一段可以是欢快热烈的部分;第二段可能是相对舒缓流畅的一段;最后一段则回到高潮部分。每听完一段后都引导孩子分享他们的想法,并简单介绍该段落所表达的情绪或者场景。
三、互动体验
1. 律动游戏:根据音乐节奏带领孩子们做简单的身体动作,比如拍手、跺脚或是模仿蛇扭动的样子,增强孩子们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
2. 乐器演奏:将准备好的打击乐器分发给每位小朋友,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这些乐器,并尝试跟着音乐敲打出基本的节奏模式。注意控制音量,确保整个活动既热闹又不失秩序。
四、总结分享
活动结束前,邀请几个小朋友上台展示自己刚才的表现,其他同学给予掌声鼓励。最后,教师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希望孩子们能像《金蛇狂舞》那样充满活力地面对每一天。
延伸活动:
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个小任务,比如请家长协助录制一段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小型“金蛇狂舞”表演视频,下次上课时拿出来大家一起观看交流。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孩子们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还能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更深入地探索艺术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