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医疗保障结算清单(DRGs,即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医疗保障结算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杨建南主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关于DRGs结算清单填写的具体规范。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基本信息填写
1. 患者信息:确保患者姓名、身份证号、住院号等基础信息完整无误。这些信息是结算清单的基础,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后续流程受阻。
2. 医疗机构信息:包括医院名称、科室编号、医生编码等,需与医院信息系统保持一致。
二、诊断部分
1. 主要诊断:应选择对本次住院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疾病或症状。遵循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确保编码准确。
2. 次要诊断:列出所有伴随的疾病或并发症,按照重要程度排序,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3. 手术操作:记录患者接受的所有手术及操作项目,包括手术名称、时间、部位等。
三、费用明细
1. 药品费用:逐项列出使用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及单价,并注明是否为医保目录内药品。
2. 检查检验费:详细记录各类检查项目的名称、结果及其收费标准。
3. 治疗费:涵盖护理费、床位费等日常治疗相关费用,需明确各项费用的具体金额。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数据一致性:确保清单中的各项数据与医院内部系统记录一致,防止因数据差异引发争议。
2. 审核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审核制度,由专人负责核对清单内容,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3. 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DRGs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医疗保障结算清单的质量,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加透明、公正的服务体验。希望每一位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份清单,共同推动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