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之势,方盛也。先帝岂不知兵败之耻?然犹复创兴,何哉?盖以讨贼兴复汉室为念耳。今操已弱,而贼心未改,此臣所以不辞而承先帝之遗意也。
译文:
先帝考虑到汉朝与奸贼不能共存,帝王的基业也不能偏安一隅,所以把讨伐奸贼的任务托付给我。凭先帝的英明,衡量我的才能,本就知道我去征伐奸贼,是能力薄弱而敌人强大。然而如果不征伐奸贼,帝王的基业也会灭亡。与其坐等灭亡,不如主动出击讨伐。因此先帝毫不犹豫地将任务交托给我。
事情往往难以顺利进行,昔日先帝在楚地战败,当时曹操的势力正强盛。先帝难道不知道兵败的耻辱吗?但他仍然重新振作起来,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心中始终挂念着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大业吧。如今曹操的力量已经削弱,但那些奸贼的野心仍未改变,这就是我不推辞而继承先帝遗志的原因啊。
以上便是对这段文字的翻译,希望读者能从中体会到先帝的深谋远虑以及忠诚之士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