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 讨论交流,深入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厚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 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艾青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3. 精读课文,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阅读,分析每一部分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4. 探讨交流,深化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总结。
5. 总结归纳,巩固提高: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要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板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1. 背景介绍
2. 诗歌内容分析
3. 情感表达方法探讨
4. 学习体会总结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基本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但对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