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例如“科利亚”、“逗笑”等。
-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
-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在生病期间的心情变化。
- 学习如何关心他人,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2.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科利亚心情变化的关键句子,并分析其原因。
- 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关心他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一幅窗户的画面,让学生想象窗外的情景。
2. 提问:“如果你生病了,你会想些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入课题《窗前的气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发音错误。
3. 集体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 了解故事背景,知道科利亚因为得了传染病而住院。
- 分析“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含义,感受他孤独无助的心情。
2. 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 小组讨论:科利亚为什么一开始感到寂寞?后来又为什么会开心起来?
- 找出描写科利亚心情变化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结合插图,想象气球给科利亚带来的惊喜和快乐。
3. 学习第六自然段
- 理解“这下他猜出来了”的意思,知道是同学们送来的气球。
- 探讨:同学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什么品质?
(四)拓展延伸
1. 观看一段关于关爱他人的小视频,进一步感受关心他人的意义。
2. 分享自己的类似经历,讲述自己是如何关心他人的,或者自己曾经得到别人关心时的感受。
3.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学会了关心他人》,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一次关爱行动及其影响。
(五)总结全文
1. 回顾课文内容,强调科利亚从孤独到开心的过程。
2. 总结课文所传达的思想: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去温暖身边的人。
四、板书设计:
窗前的气球
1. 科利亚住院——寂寞无助
2. 气球出现——带来惊喜
3. 猜出真相——感动开心
五、作业布置:
1. 抄写本课生字词各两遍。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3. 绘制一幅图画,表现你心目中的关爱场景,并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六、说课:
1. 说教材
- 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科利亚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展现了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和关怀之情。
- 教材安排合理,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2. 说教法
-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 说学法
-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 注重实践体验,强化情感教育效果。
4. 说预期效果
-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课知识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 在课堂活动中感受到关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