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如梦令》李清照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2025-06-18 13:26:25

问题描述:

《如梦令》李清照中考复习题及答案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18 13:26:25

《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经典作品,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这首词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首词,以下整理了一些中考复习题及其答案。

原文回顾: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通过回忆一次游玩的经历,表达了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

B. “沉醉不知归路”中的“沉醉”既指酒醉,也暗含对美景的陶醉。

C. “争渡,争渡”表现了诗人急于找到归途的急切心情。

D. 全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答案:D

2. 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句理解错误的是( )

A. 表现了诗人急于返回的焦急心理。

B. 通过动态描写,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C. 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D. 描写了诗人划船时惊动水鸟的情景。

答案:C

二、简答题

1. 结合全词,说说“溪亭日暮”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答:“溪亭日暮”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种氛围为整首词奠定了基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即将结束一天游玩的心情。

2. 请分析“误入藕花深处”一句中“误入”的含义。

答:“误入”一词表明诗人并非有意进入藕花深处,而是因为游玩时过于投入,以至于迷失了方向。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还体现了诗人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3.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在游玩过程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感,因为天色已晚,不得不结束这美好的一天。

三、拓展思考

有人说,《如梦令》不仅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更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我同意这种观点。表面上看,《如梦令》确实是一首描写游历经历的作品,但实际上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哲学思考。比如,“误入藕花深处”可以看作是对人生道路的一种隐喻——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偏离原本的方向,但正是这些意外的经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此外,“争渡,争渡”则表现出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勇气,鼓励人们在迷茫中寻找出路。

以上就是关于《如梦令》的相关复习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中考,并深入理解这首词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