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老舍先生笔下北京春节的独特习俗,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体会北京春节的文化内涵,并尝试模仿课文进行小作文创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家乡及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关于腊八粥、除夕夜守岁等细节描写所蕴含的意义;掌握文章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的叙述方式。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考如何将现代生活融入传统节日之中,形成新的庆祝形式。
三、教学准备
教师需提前搜集有关北京地区春节风俗习惯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同时准备好相应的阅读材料供学生参考使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各地过年的短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地方庆祝新年的方式各有特色。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北京人是怎样过年的吗?”引出本节课主题——《北京的春节》。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圈画出生字词并查阅工具书解决疑问。
2.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强调重点词语如“腊月”、“元宵节”等概念的理解。
3.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展开交流,总结出该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哪些活动?
(三)精读感悟
1. 品味语言特色
- 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其语气语调是否恰当。
- 讨论为什么作者会用如此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场景?(例如“除夕真热闹”一句中,“红彤彤”的灯笼、“噼啪作响”的鞭炮声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 探究文化价值
- 结合课后练习题第三题,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表现北京春节特有的民俗风情?
- 思考这些习俗背后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理或价值观念?
(四)拓展延伸
1. 角色扮演:假设你是导游,请向游客介绍春节期间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几项活动及其意义。
2. 小组竞赛:以“我心中的理想春节”为主题,各小组构思一套既保留传统又能体现时代气息的新颖庆祝方案,并上台展示汇报。
五、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记录你家今年是怎么过的春节,尽量运用学到的写作技巧。
2. 查找更多关于北京或其他城市春节的传统习俗,制作成PPT与其他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腊八——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
除夕——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拜年
元宵节——赏花灯
七、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感。今后还需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使课堂更加富有活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