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这首词虽未以“蝶恋花”为题名,但因其内容与传统词牌“蝶恋花”的意境高度契合,故常被后人归入此调中传诵。
全词如下:
>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描绘的是春末夏初时节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花褪残红青杏小”,点明了季节的更替:花朵已经凋谢,只剩下几片残红,而青涩的小杏果则悄然生长。这一画面既清新又略带哀愁,为整首词奠定了淡淡的忧伤基调。
接着,“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图景。燕子在空中飞舞,清澈的溪水环绕着人家,展现出一派和谐的田园风光。然而,这种美好之中却隐含着一种无法挽回的失落感,仿佛是在提醒人们,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里,柳絮随风飘散,象征着春天的离去;而“天涯何处无芳草”则是一种豁达的安慰,意指即使失去了眼前的春色,也并不意味着世间再无美景可寻。这句词体现了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也反映出他对生活变化的坦然接受。
下阕转入人物描写:“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里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一个女子在墙内荡着秋千,而墙外的行人经过,听到了她的笑声。这种场景看似平常,却充满了诗意与情感张力。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最后一句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行人在听到女子的笑声后,心中泛起涟漪,然而笑声渐渐消失,留下的只有内心的惆怅。这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情绪,正是词人内心深处对爱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也有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苏轼以一种淡然却又深情的笔调,写出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对生命哲理的感悟。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符合宋词婉约派的特点,又带有作者特有的豪放与超脱。
综上所述,《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词,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抒怀之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也寄托了词人对人生、爱情和时光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