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西湖畔的美丽景色,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如下: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乱花渐欲迷人眼”,形象地写出了春日百花盛开、五彩缤纷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描绘了刚刚萌发的嫩草,虽不高,但已能遮住马蹄,显示出春天的悄然到来。
这两句诗不仅在描写景物上极为生动,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欣赏。通过“乱花”与“浅草”的对比,既表现了春天的繁盛,又突出了其初生的稚嫩,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此外,整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远到近,由静到动,层层递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西湖的春光之中。尤其是结尾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留恋与喜爱,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钱塘湖春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白居易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作为其中的经典名句,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人们赞美春天、抒发情怀的重要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