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仍存在一些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足、面对困难时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制约了事业发展。
部分干部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担当意识,遇到问题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习惯性地推诿扯皮,甚至出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这种现象背后,既有个人能力不足、信心缺失的问题,也有制度机制不完善、激励约束不到位的原因。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单位,由于考核压力大、问责严格,导致干部在工作中顾虑重重,不敢作为、不愿作为。
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从思想根源入手,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营造鼓励担当、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干部敢于试错、勇于创新。此外,还要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干部的能力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局面。
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应加强对干部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的困惑和压力。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在干事创业中更有底气、更有干劲。
总之,整治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患得患失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久久为功。只有让干部真正“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