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有的人》优秀教案教案

2025-06-28 04:59:12

问题描述:

《有的人》优秀教案教案,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8 04:59:12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有的人》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2. 学习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感受语言的凝练与表达的力度。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诗歌中“有的人”所代表的不同人生观,掌握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深入体会诗歌所传达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背景资料、朗诵音频或视频。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生活中有哪些人让你印象深刻?”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的价值”这一主题。随后展示诗歌题目《有的人》,并简要介绍作者——臧克家,以及创作背景。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2. 教师播放朗诵音频,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提问引导:诗歌中“有的人”指的是哪些人?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三)精读分析(20分钟)

1. 分段讲解诗歌内容,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有的人”的不同形象:

-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引导学生理解这两种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

2. 对比手法分析:

- 通过对比“活着”与“死了”,“骄傲”与“谦卑”,“索取”与“奉献”,让学生体会诗歌强烈的批判与赞颂之情。

3. 情感升华:

-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思考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展示一些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物事迹(如雷锋、张桂梅等),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精神品质。

2. 小组讨论:你身边有没有像“有的人”那样的人?他们给你带来了什么启发?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诗歌的核心思想,强调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和炫耀。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有的人”的理解。

2. 背诵诗歌,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

五、板书设计:

```

《有的人》

——臧克家

对比手法:

有的人…… → 骄傲、自私

有的人…… → 奉献、无私

主题思想:

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而非索取。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