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认识厘米”是学生初步建立长度概念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孩子们能够了解“厘米”作为基本长度单位的含义,并学会使用尺子进行简单的测量与比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认识厘米”练习题,内容贴近生活,形式多样,便于巩固知识。
一、填空题
1. 一把直尺的长度大约是 ______ 厘米。
2. 小明的铅笔长15厘米,也就是 ______ 分米。
3. 一个文具盒的宽度大约是 ______ 厘米。
4.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0厘米,也就是 ______ 米。
5. 用直尺测量物体时,要将物体的一端对准 ______ 刻度线。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厘米是比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
2. 1米等于100厘米。( )
3. 一张作业本的长度大约是20厘米。( )
4. 测量时,尺子可以歪着放。( )
5. 所有物体都可以用厘米来测量。( )
三、选择题
1. 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0厘米?
A. 书包
B. 铅笔
C. 桌子
D. 门
2. 用厘米作单位,下面哪项最合适?
A. 教室的长度
B. 一本书的厚度
C. 学校操场的周长
D. 一座山的高度
3. 如果小红的身高是120厘米,那么她的身高是多少米?
A. 1米20厘米
B. 1.2米
C. 12米
D. 120米
4. 用直尺测量一条绳子,起点对准0厘米,终点对准25厘米,这条绳子长多少?
A. 25厘米
B. 26厘米
C. 24厘米
D. 20厘米
5. 下面哪个单位最适合用来表示一支钢笔的长度?
A. 千米
B. 米
C. 厘米
D. 吨
四、操作题
1. 请用直尺测量你书包的宽度,并记录下来。
2. 在纸上画出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3. 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标出10厘米、15厘米、20厘米的刻度线。
4. 用直尺比较两支铅笔的长度,哪支更长?长多少?
5. 用厘米作单位,估算教室门的高度,并和实际测量结果对比。
五、应用题
1. 小华的书包重2千克,他的铅笔长15厘米,他每天上学走的距离是500米。你能说出这些数据中哪些用的是“厘米”吗?
2. 小明想给妈妈做一个手链,需要一根30厘米长的丝带。如果他只有一根1米长的丝带,他能剪出几根这样的丝带?
3. 一个玩具车的长度是12厘米,一辆真实汽车的长度大约是4米。哪一个是用厘米表示的?
4. 请你用厘米为单位,描述你家客厅的长和宽。
5. 用直尺测量你家冰箱的高度,并换算成米。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厘米”的理解,提高测量技能,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希望同学们在做题过程中认真思考,积极动手,真正掌握好这个重要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