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饮用水的安全、卫生与稳定供应,各学校应建立健全饮用水管理制度,从源头到终端进行全过程管理。以下是学校饮用水管理中应落实的八个关键制度。
一、水源管理制度
学校应明确饮用水来源,优先选择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市政供水或经检测合格的自备水源。定期对水源地进行巡查,防止污染事件发生,并建立水源水质监测记录,确保水源安全可靠。
二、水质检测制度
学校应定期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包括微生物、重金属、pH值等关键指标。检测结果应及时公示,接受师生监督,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三、设备维护制度
对饮水机、净水器、管道等供水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设立专人负责设备管理,建立设备检修台账,及时更换老化部件,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水质下降。
四、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应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对饮水设备的清洁消毒、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要求等。严禁非工作人员接触供水设备,防止人为污染。
五、应急处理制度
针对突发性水质污染事件,学校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一旦发现水质异常,应立即停止供水并启动应急措施,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确保快速响应和有效控制。
六、宣传教育制度
通过班会、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加强对师生的饮用水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用水习惯,鼓励学生自觉使用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七、责任追究制度
明确饮用水管理的责任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因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导致饮用水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强化制度执行力。
八、信息公开制度
学校应定期向师生及家长公开饮用水的相关信息,如水质检测结果、设备维护情况、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增强透明度,提升公众信任度。
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学校能够有效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师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心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只有将制度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安全饮水、健康校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