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我的思念是圆的》教案

2025-07-02 03:38:42

问题描述:

《我的思念是圆的》教案,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03:38:42

《我的思念是圆的》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诗歌中“圆”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通过“圆”表达的情感。

- 学习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如比喻、象征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诗人对亲情、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团圆”与“思念”,增强情感共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圆”在诗中的象征意义,把握诗人情感的表达方式。

- 难点:

领会诗歌中“思念”与“团圆”之间的关系,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背景资料、朗诵音频或视频。

- 学生预习: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每当节日来临,心里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思念?比如中秋、春节,这些日子总是让人想起家人、家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围绕‘思念’这个主题展开的。”

引出课题:“《我的思念是圆的》”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朗读课文: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感情。

2. 整体感知:

提问: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思念是圆的”这句话给你怎样的感觉?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引导。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分段解析: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结合关键词句进行解读:

-

“我的思念是圆的,像月亮。”

引导学生思考:“圆”在这里有什么含义?为什么用“月亮”来比喻?

-

“我看见它在夜里发光,像一个不眠的梦。”

分析“不眠的梦”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思念的持续与深沉。

- 第三段:

“我知道它会在某个地方,等着我回家。”

探讨“等待”与“团圆”的联系,体会诗人对家庭的渴望。

2. 语言赏析:

引导学生找出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分析其作用。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思念”,如离家求学、亲人外出等。

2. 情感升华:

教师总结:

“思念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让我们在远方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而‘圆’不仅是一种形状,更是一种情感的圆满。”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

- “圆”象征着团圆、完整,也象征着思念的圆满。

- 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

- 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亲人与家庭。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书面作业:

写一篇短文,以“我的思念是______的”为题,描述一种你心中最深的思念。

2. 朗读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我的思念是圆的》,并录音上传。

五、板书设计:

```

《我的思念是圆的》

┌───────────────┐

│圆 —— 团圆、思念 │

│月 —— 思念的载体 │

│家 —— 心灵的归宿 │

└───────────────┘

```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圆”的象征意义?

- 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参与度?

七、教学资源推荐:

- 《现代诗选读》

- 朱自清《背影》

- 余光中《乡愁》

备注:

本教案注重情感体验与语言品味的结合,旨在通过诗歌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情感表达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