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将除数转化为整数的转化策略,并能正确进行相关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 难点: 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同时保持被除数的变化与之对应。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实物道具(如尺子、绳子等)。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妈妈买了0.8米的布料,花了6元钱,每米布多少钱?”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式:6 ÷ 0.8。
提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怎么计算呢?”
2. 探究新知(15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
6 ÷ 0.8 是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情况,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
(2)启发学生思考:
“如果把0.8变成整数,该怎么处理?”
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商不变。
(3)操作演示:
将除数0.8扩大10倍变为8,同时被除数6也扩大10倍变为60,即:
6 ÷ 0.8 = 60 ÷ 8 = 7.5
(4)总结方法:
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其变成整数;被除数也相应地移动相同位数的小数点,再按照整数除法进行计算。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基础练习:
完成教材中相应的例题和练习题,如:
- 9 ÷ 0.3
- 1.2 ÷ 0.04
- 15 ÷ 0.5
(2)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3)个别辅导:
针对部分理解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讲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方法。
4. 拓展提升(5分钟)
提出挑战性问题:“如果除数是两位小数,比如0.05,该如何处理?”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进一步巩固“小数点移动”的方法。
5.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以下几点:
- 一个数除以小数,关键是将除数转化为整数。
- 被除数和除数要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 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变化,避免计算错误。
6. 布置作业(2分钟)
完成教材第X页的练习题,要求书写规范,步骤清晰。
五、板书设计:
```
一个数除以小数
┌───────────────┐
│6 ÷ 0.8 = 60 ÷ 8 = 7.5│
└───────────────┘
方法:除数变整数,被除数同步变化
```
六、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逐步掌握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学生在小数点移动时出现误差,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练习与指导。
---
备注: 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编写,适用于课堂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