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卖报歌》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卖报歌》,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内容,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仿、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体会旧社会儿童生活的艰辛,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准确演唱歌曲。
- 难点:理解歌曲背景及情感内涵,能有感情地演唱。
三、教学准备:
- 教师:钢琴或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包含歌曲音频、相关图片、视频等)、歌词卡片。
- 学生:课本、练习本、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以前的小朋友是怎么生活的吗?他们有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上学?”
-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 教师介绍歌曲背景:《卖报歌》是著名音乐家聂耳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反映了旧社会卖报儿童的苦难生活。
2. 初步聆听(5分钟)
- 播放《卖报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
-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这首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 学唱歌曲(20分钟)
- 教师逐句教唱,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 分段练习,重点指导难唱的部分。
- 鼓励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注意咬字清晰、吐字清楚。
- 教师带领学生齐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 情感体验(10分钟)
- 教师播放相关历史资料或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旧社会卖报儿童的生活状况。
- 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是那个时代的小朋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增强情感共鸣。
5. 拓展延伸(5分钟)
-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欣赏这首歌曲,并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 可以布置小任务:收集其他反映社会现实的儿童歌曲,下节课进行分享。
6. 小结与作业(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价值。
- 布置作业:熟练演唱《卖报歌》,并写一段简短的感受或体会。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聆听、学唱、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卖报歌》所传达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历史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板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
七、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演唱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音乐学习的兴趣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