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引入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提升语言理解能力与文学素养。虽然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但通过系统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其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以下是一篇适合小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并附有相应的练习题与参考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知识。
文言文阅读材料:《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一、词语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耕者:__________
2. 株:__________
3. 走:__________
4. 释:__________
5. 冀: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每句3分,共9分)
1.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因释其耒而守株。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现在用来形容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 文中“守株”的原因是( )
A. 想要种地
B. 希望再得到兔子
C. 想要休息
D. 想要养兔子
2. 最后“身为宋国笑”的意思是( )
A. 他被大家嘲笑
B. 他变得很有名
C. 他得到了奖励
D. 他被大家尊敬
3. 这个故事出自( )
A. 《论语》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参考答案
一、词语解释
1. 耕者:耕田的人
2. 株:树桩
3. 走:跑
4. 释:放下
5. 冀:希望
二、翻译句子
1. 兔子跑的时候撞到树桩上,脖子折断死了。
2. 于是他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
3. 兔子不可能再得到了,他自己却被宋国人笑话。
三、简答题
1.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幻想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果。
2. “守株待兔”现在用来形容不主动努力,只希望侥幸得到成功的人。
四、选择题
1. B
2. A
3. C
通过这样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古文理解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成语、寓言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建议家长或老师在辅导时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孩子更好地体会文言文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