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初二上册《背影》课后练习题

2025-07-06 12:59:09

问题描述:

初二上册《背影》课后练习题,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6 12:59:09

初二上册《背影》课后练习题】《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收录于初中语文教材中。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时的背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沉而含蓄的爱与感激之情。这篇课文不仅语言朴实真挚,情感细腻动人,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学生学习记叙文写作和情感表达的重要范文。

以下是一些围绕《背影》设计的课后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并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

一、基础知识题

1. 《背影》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时期的作家?

2. 文章开头提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3.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这句话中的“聪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这句话?

4. 父亲为“我”买橘子时,“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说明了什么?

5. 文中多次出现“背影”这一意象,它象征着什么?

二、理解与分析题

1. 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过程?这个细节有什么意义?

2. 结合全文,分析“背影”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 作者为什么说“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句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4. 文章结尾写道:“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如何向父亲表达你的感激之情?请写一段话。

三、拓展与思考题

1. 你有没有类似《背影》中那种感人至深的亲情经历?请简要描述。

2. 在现代社会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你觉得传统的“父爱如山”的表达方式是否仍然适用?为什么?

3. 有人认为《背影》过于感伤,不适合中学生阅读。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4. 请你从“情感表达”和“细节描写”两个方面,分析《背影》的写作特色。

5. 如果让你为《背影》写一个续写段落,你会怎么写?请尝试写出一段文字。

四、写作训练题

1. 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记叙文,要求写出一个具体的事例,体现父爱。

2. 请模仿《背影》的写作风格,写一篇关于母亲或长辈的小故事,注意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3. 请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封给父亲的信,表达你对他的感激之情。

结语:

《背影》虽然篇幅不长,但情感深厚,语言质朴,是语文教学中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章。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增强情感体验,提升语文素养。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用心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学会感恩与珍惜身边的亲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