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室内活动不打闹中班教案

2025-07-07 22:29:29

问题描述:

室内活动不打闹中班教案,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22:29:29

室内活动不打闹中班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在室内活动时不能随意跑跳、打闹,增强安全意识。

2. 引导幼儿学会在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通过游戏和情景模拟,帮助幼儿理解“安静、有序”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 教具:图片、儿歌音频、情景卡片

- 环境布置:设置一个小型“教室活动区”,模拟日常室内活动场景

- 道具:小椅子、玩具、小篮子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轻松的语气提问:“小朋友,你们平时在教室里玩的时候会做什么?会不会跑来跑去?”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分享在教室里的活动经历。

接着,播放一段关于“打闹导致受伤”的动画短片,让幼儿直观地看到打闹可能带来的危险。

2. 情景讨论(8分钟)

出示情景卡片,如“小朋友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小朋友抢玩具大声喊叫”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 这些行为对别人有什么影响?

- 如果你是旁边的小朋友,你会怎么想?

- 怎样做才不会影响别人?

教师适时总结:“在教室里我们要做到不跑、不跳、不大声说话,保持安静和秩序。”

3. 游戏体验(10分钟)

开展“安静小卫士”游戏:

-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安静小卫士”,另一组扮演“调皮小精灵”。

- “调皮小精灵”要在规定时间内尽量制造声音,而“安静小卫士”要努力不让声音出来。

- 最后由老师或同伴判断哪组做得更好,并给予小奖励。

通过游戏,让幼儿在互动中体会“不打闹”的重要性。

4. 儿歌学习(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一首简单易记的儿歌:

> “室内活动要安静,

> 不跑不跳不喧哗,

> 和小伙伴一起玩,

> 快快乐乐笑哈哈。”

通过儿歌加深幼儿对规则的记忆。

5. 总结与延伸(2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在教室里应该怎么做?”

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活动中自觉遵守规则,做一个懂礼貌、守纪律的好孩子。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提醒和引导。

- 鼓励家长在家也配合教育,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 可以结合绘本故事《我的教室我做主》进行延伸阅读,进一步强化主题内容。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情景导入、游戏体验和儿歌学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室内活动不打闹”的重要性。整体效果较好,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基本掌握了相关规则。但在个别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可尝试更多互动性强的活动形式,提高参与度和兴趣。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模板语言,注重实际教学情境与幼儿发展需求相结合,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