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的抒情散文】中秋的月亮,总像是从古人的诗行里走出来的。它不似春日的娇艳,也不似夏日的炽烈,却在清冷中透出一种温柔,仿佛是岁月沉淀后的一抹静美。
小时候,中秋是母亲手中揉捏的月饼,是父亲提着灯笼在院子里转圈的欢笑。那时的月亮,是挂在树梢上的一枚银盘,圆润、饱满,照亮了童年的梦。而今,我站在异乡的窗前,望着同一轮明月,心中却泛起层层涟漪。
中秋的月,是思念的载体。它照见了游子的归心,也映出了亲人的牵挂。那些无法回家的日子,月亮成了最忠实的信使,把我的问候悄悄送到故乡的屋檐下。它不说话,却能听懂所有未说出口的情愫。
夜深时,风轻拂过庭院,月光洒满青石小径。远处的山峦在朦胧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此刻的月,不再是天上的星辰,而是心底的一份宁静与安然。它让我想起童年时的那盏灯笼,想起家人围坐时的欢声笑语,想起那些被时光带走却从未真正消失的温暖记忆。
中秋的月,是团圆的象征,也是孤独的慰藉。它让漂泊的人有了方向,让离别的人有了希望。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抬头望见那轮明月,便知道,家的方向,始终在那里。
或许,这正是中秋的意义——不是节日的热闹,而是内心的归属。它提醒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不要忘记抬头看看那轮温柔的月亮,它一直在那里,静静地,等着我们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