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下册教案设计】一、活动主题:认识情绪,快乐成长
二、活动目标:
1. 让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情绪,如开心、生气、难过、害怕等。
2.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情绪的能力,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处理情绪。
三、适用年级:一年级
四、活动时间:40分钟
五、活动准备:
- 情绪卡片(包括表情图片)
- 音乐播放器
- 教学PPT或黑板
- 小奖品(贴纸、小星星等)
六、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开始课程:“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情绪世界。你们知道什么是情绪吗?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开心、生气、难过、害怕……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它们。”
2. 情绪小课堂(10分钟)
通过PPT展示不同的情绪图片,教师逐一介绍每种情绪的名称和表现方式:
- 开心:眼睛弯弯,嘴角上扬
- 生气:眉头紧皱,脸红脖子粗
- 难过:低头不语,眼泪汪汪
- 害怕:缩成一团,躲到一边
引导学生模仿这些表情,并说出自己什么时候会感到这些情绪。
3. 情绪游戏:找朋友(10分钟)
将情绪卡片分发给学生,每个学生拿到一张代表一种情绪的卡片。教师说一个情境,如“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被拿走了”,学生根据情境选择对应的情绪卡片,并找到相同情绪的同学组成小组。
完成后,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这种情绪。
4. 情绪表达练习(1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回忆最近一次让自己开心/生气/难过的事情,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积极反馈,如“你很勇敢,能说出自己的心情,真棒!”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情绪是正常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绪,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和调节它们。”
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学到的情绪知识,并记录自己一天中出现的情绪。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帮助一年级学生初步理解情绪的概念,增强了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八、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营造轻松、温馨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