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病人的护理措施及观察要点】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常由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甚至猝死。因此,对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和病情观察至关重要。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护理措施
1. 生命体征监测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及血氧饱和度。尤其是血氧水平的变化,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吸氧治疗,并根据医嘱调整供氧方式和浓度。
2. 疼痛管理
肺栓塞常伴随剧烈胸痛,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配合医生进行镇痛处理。可使用药物如吗啡等缓解疼痛,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等。
3. 卧床与活动指导
在急性期,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血栓脱落的风险。随着病情稳定,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逐步进行床上活动或下床行走,防止深静脉血栓再次形成。
4. 抗凝治疗护理
抗凝治疗是肺栓塞治疗的核心手段之一。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医嘱执行药物剂量,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便血等。同时,告知患者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防止加重出血风险。
5.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肺栓塞患者常因病情突然加重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知识、用药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的行为,如长时间静坐、吸烟等。
6. 饮食与营养支持
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升高,诱发血栓脱落。必要时可请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二、观察要点
1. 呼吸情况变化
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加重、发绀等症状。若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 心电图及血气分析
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血气分析,了解心脏功能和血氧水平变化,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 下肢深静脉状况
对于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双下肢是否出现肿胀、发红、压痛等表现,及时发现可能的血栓复发。
4. 出血征象
观察患者是否有鼻出血、牙龈出血、黑便、血尿等出血症状,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5. 精神状态与意识变化
若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或烦躁不安,可能提示脑缺氧或其他并发症,需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
三、总结
肺栓塞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照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