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2025-07-26 22:45:32

问题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6 22:45:3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及实际应用能力。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系统理解网络通信机制、网络设备功能及网络架构设计等内容,为后续学习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云计算等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体系结构;了解局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等常见网络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故障排查、简单网络搭建与维护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素质目标: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其在信息化社会中的技术适应力与创新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 模块 | 内容 | 学时 | 教学要求 |

|------|------|------|----------|

| 1. 计算机网络基础 | 网络发展历史、基本概念、分类与功能 | 4 | 理解网络的基本构成与作用 |

| 2. 网络体系结构 | 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栈、数据封装过程 | 6 | 掌握分层模型及各层功能 |

| 3. 网络设备与连接 | 路由器、交换机、网卡、集线器等设备的功能与使用 | 8 | 熟悉常用网络设备的原理与操作 |

| 4. 局域网与广域网 | 以太网、VLAN、PPP、帧中继等技术 | 6 | 理解不同网络类型的应用场景 |

| 5. 网络安全基础 | 常见攻击方式、防火墙、加密技术 | 4 | 初步了解网络安全防护手段 |

| 6. 实验与实训 | 网络布线、设备配置、故障排查等实操训练 | 12 | 提升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软件(如Packet Tracer)及真实设备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六、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20%):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 期末考试(40%):综合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掌握情况。

4. 实践考核(10%):根据实验操作与项目成果进行评分。

七、教学资源

1. 教材:《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编著。

2. 参考书:《计算机网络教程》、《网络工程师教程》等。

3. 在线资源:国家精品课程网站、MOOC平台相关课程链接。

4. 实验环境:配备路由器、交换机、PC机等设备的网络实验室。

八、课程特色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在网络技术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引入真实项目与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网络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九、课程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也可作为网络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