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目不识丁故事原文

2025-08-26 19:24:50

问题描述:

目不识丁故事原文,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6 19:24:50

目不识丁故事原文】“目不识丁”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连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常用于讽刺人没有文化或识字能力差。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最早见于《新唐书·张旭传》。

一、故事原文(简要概括)

据《新唐书·张旭传》记载,唐代有一位名叫张旭的书法家,他以狂草著称,书法极具气势。有一次,一位官员去拜访他,想请他题字。张旭欣然答应,挥毫泼墨,写得非常精彩。但这位官员却说:“你写的字虽然好看,但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张旭听了大怒,说:“你这是‘目不识丁’!”后来,“目不识丁”便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连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

二、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目不识丁
出处 《新唐书·张旭传》
含义 形容一个人连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文化水平极低
故事背景 唐代书法家张旭为一位官员题字,官员因不认识字而被嘲笑
使用场合 多用于讽刺或批评他人缺乏基本识字能力
现代用法 用于形容文盲或识字能力极差的人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近义词 不识一字、不识一丁
反义词 博古通今、学富五车

三、补充说明

“目不识丁”虽然表面上看是贬义词,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常带有幽默或调侃的意味。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对知识的重视,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识字能力的重要性。在今天,随着教育普及,“目不识丁”已较少用于正式场合,但在文学作品或日常对话中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语言文化的魅力,也能从中体会到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

以上就是【目不识丁故事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