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履踵决是什么意思】“纳履踵决”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出自《庄子·胠箧》:“夫子犹有圣人之道,而不能以自存也。故曰:‘纳履踵决,其行不远。’”原意是说,一个人穿着破鞋却还要继续行走,脚后跟被鞋底磨破,象征着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活,步履维艰。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处境艰难、生活困苦,但仍然坚持前行的状态。它带有一种悲壮与坚韧的意味,强调在逆境中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一、
“纳履踵决”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穿上鞋子,脚后跟却被磨破”,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勉强维持生活,虽步履维艰却仍不轻言放弃。此成语多用于描述人生或事业上的艰难阶段,强调坚持与毅力。
二、表格形式解析
成语 | 纳履踵决 |
出处 | 《庄子·胠箧》 |
原意 | 穿上鞋子,脚后跟被磨破,比喻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活 |
引申义 | 生活困苦,但仍坚持前行 |
使用场景 | 描述个人或群体在逆境中的坚持与努力 |
情感色彩 | 褒义(强调坚韧不拔) |
用法示例 | “他虽家境贫寒,仍勤奋求学,可谓纳履踵决。” |
同义词 | 坚韧不拔、百折不挠 |
反义词 | 安逸享乐、知难而退 |
三、结语
“纳履踵决”虽不常见,但其背后蕴含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若能像“纳履踵决”那样不轻言放弃,或许正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以上就是【纳履踵决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