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这个字什么意思】“榷”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中使用频率较高。本文将从字义、读音、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字义总结
“榷”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专卖、专营:古代常用于指国家对某些商品(如盐、酒、茶等)实行专卖制度,称为“榷税”或“榷政”。
2. 征税、收税:指政府对某些商品或行为进行征税,如“盐榷”、“酒榷”。
3. 权衡、斟酌:在文言文中有时表示考虑、权衡的意思,如“权榷其利害”。
4. 通“确”:在个别古籍中,“榷”可通“确”,表示确实、的确之意。
二、读音与结构
- 拼音:què
- 笔画:16画
- 部首:木
- 结构:左右结构
三、常见用法举例
词语 | 含义说明 | 出处/示例 |
榷税 | 国家对某些商品征收的税 | 《宋史·食货志》:“设榷税以佐国用。” |
榷盐 | 对盐的专卖制度 | 唐代实行“盐铁榷”,由官府控制盐业。 |
榷酤 | 对酒类的专卖 | 宋代设“榷酤司”,管理酒类销售。 |
权榷 | 权衡、考虑 | 《后汉书·王符传》:“权榷其利害而行之。” |
榷论 | 讨论、议论 | 古文中偶尔出现,意为讨论问题。 |
四、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榷”字多用于历史、经济、文学等专业领域,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
- 在现代汉语中,若想表达“专卖”或“征税”的意思,可用“专卖”、“征税”等更通俗的词汇代替。
- 阅读古文时,遇到“榷”字应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
五、总结
“榷”字虽不常见,但在古代文献和特定语境中具有明确意义。它主要涉及经济政策中的专卖制度和税收概念,也用于文言文中的权衡、讨论等含义。了解“榷”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经济制度及文言文内容。
表:榷字详解表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què |
笔画 | 16画 |
部首 | 木 |
结构 | 左右结构 |
基本含义 | 专卖、征税、权衡、确实 |
常见用法 | 榷税、榷盐、榷酤、权榷 |
使用场景 | 古文、历史、经济文献 |
现代替代 | 专卖、征税、权衡、讨论 |
以上就是【榷这个字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