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赊在古代读什么

2025-09-06 17:30:38

问题描述:

赊在古代读什么,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6 17:30:38

赊在古代读什么】“赊”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在现代汉语中通常表示“借贷、延期付款”的意思。但在古代,“赊”字的发音和含义与现代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用法上存在差异。了解“赊”在古代的读音和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文中的语义。

一、总结

“赊”在古代的读音为 shē(拼音:shē),与现代汉语读音一致。其本义是“延缓、拖延”,后引申为“借贷、赊账”。在古代文献中,“赊”常用于描述商人或百姓之间的信用交易行为,如“赊货”、“赊买”等。不同朝代对“赊”的使用略有差异,但总体读音保持一致。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说明
汉字
现代读音 shē(第一声)
古代读音 shē(第一声)
本义 延迟、拖延
引申义 借贷、赊账、赊欠
使用场景 商业交易、民间借贷、典籍记载
文献出处 如《史记》《汉书》《唐律疏议》等
不同朝代用法 唐宋时期多用于商业活动,明清时期进一步规范为法律术语

三、扩展说明

在古代,“赊”主要出现在商业和法律文献中,尤其是在唐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赊账行为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例如,《唐律疏议》中就有关于“赊债”的法律规定,说明当时社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信用体系。

此外,在文学作品中,“赊”也常用来表达一种无奈或等待的情绪,如“赊得春光几日长”,这里的“赊”有“借取”之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短暂的感慨。

四、结语

“赊”字在古代的读音与现代一致,均为 shē,但其含义和使用场景随时代变迁而有所发展。从最初的“延迟”到后来的“借贷”,“赊”字承载了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重要信息。通过了解“赊”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如何进行经济往来与社会交往。

以上就是【赊在古代读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