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东方文化派名词解释

2025-11-11 17:44:20

问题描述:

东方文化派名词解释,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1 17:44:20

东方文化派名词解释】“东方文化派”是一个在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中出现的学术流派,主要活跃于1920年代至1930年代。该派别主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东方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现代意义,反对全盘西化,主张以东方文化为基础进行现代化建设。其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学者。

一、

东方文化派是近代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学术流派。它起源于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思,试图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该派别认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模式,而应结合自身文化传统,寻找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东方文化派的思想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注重儒家思想与现代科学、民主理念的融合。他们主张通过文化自觉来实现民族复兴,强调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尽管这一派别在当时并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但其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内容
名称 东方文化派
时间 1920年代—1930年代
背景 中国面临西方文化冲击,部分知识分子反思现代化路径
核心主张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反对全盘西化,主张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代表人物 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贺麟等
思想特点 儒家思想与现代价值观结合,重视文化主体性
理论基础 儒家哲学、道家思想、宋明理学等
影响范围 对中国现代文化、哲学、教育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争议点 被批评为保守、缺乏实践性,与激进改革派观点对立
历史地位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

三、结语

东方文化派虽未成为主流思想,但其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对文化主体性的强调,为后来的文化研究和民族认同提供了重要参考。它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现代化浪潮中的思考与探索,是中国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阶段。

以上就是【东方文化派名词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