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预备费与暂列金额区别】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涨价预备费和暂列金额是两个常被混淆的概念。虽然它们都属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一部分,但用途、性质和计算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以下是对两者的详细对比总结。
一、概念定义
| 项目 | 涨价预备费 | 暂列金额 |
| 定义 | 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材料、设备、人工等价格上涨而预留的费用 | 用于支付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暂定项目或不可预见费用的金额 |
| 性质 | 属于动态投资的一部分,具有不确定性 | 属于静态投资的一部分,用于应对不确定因素 |
二、用途与适用范围
| 项目 | 涨价预备费 | 暂列金额 |
| 用途 | 预防因物价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 | 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计变更、新增项目或零星工作 |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长期建设周期的工程项目 | 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建设工程,尤其是设计不明确或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动的项目 |
三、计取方式
| 项目 | 涨价预备费 | 暂列金额 |
| 计算依据 | 根据国家或地区发布的物价指数进行测算 | 通常按工程总造价的一定比例(如1%~5%)提取 |
| 是否可调整 |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一般在合同签订时确定,后期不易随意更改 |
四、使用条件
| 项目 | 涨价预备费 | 暂列金额 |
| 使用前提 | 工程建设期间发生通货膨胀或市场波动 | 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新增工程内容等 |
| 使用流程 | 一般由建设单位统一管理,按实际发生情况使用 | 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经监理和业主批准后方可使用 |
五、风险承担主体
| 项目 | 涨价预备费 | 暂列金额 |
| 风险承担方 | 通常由建设单位承担 | 一般由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承担 |
| 责任归属 | 与市场价格波动相关,责任较明确 | 与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关,责任相对模糊 |
六、总结
| 项目 | 涨价预备费 | 暂列金额 |
| 核心目的 | 应对物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 | 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未知费用 |
| 管理主体 | 建设单位 | 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 |
| 使用灵活性 | 较高,可根据市场变化调整 | 相对固定,需审批后使用 |
| 对工程造价影响 | 影响总投资预算 | 影响工程结算结果 |
结语:
在实际工程管理中,正确理解和区分“涨价预备费”与“暂列金额”至关重要。前者关注的是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成本风险,后者则更侧重于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合理设置和使用这两项费用,有助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