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专题突破5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

2025-05-14 12:40:36

问题描述: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专题突破5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4 12:40:36

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物质的量浓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贯穿于整个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本专题将围绕物质的量浓度展开深入探讨,并通过实例帮助大家掌握其相关计算方法。

一、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概念

物质的量浓度(C)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n),通常以摩尔每升(mol/L)为单位表示。公式如下:

\[ C = \frac{n}{V} \]

其中:

- \( C \) 表示物质的量浓度;

- \( n \) 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mol);

- \( V \) 表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升(L)。

二、常见类型的问题及解题思路

类型1:已知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求物质的量浓度

例题:将20g NaOH固体溶解于500mL水中,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步骤:

1. 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 \( n \),利用公式 \( n = \frac{m}{M} \),其中 \( m \) 是质量,\( M \) 是摩尔质量。

- \( m = 20g \),\( M_{NaOH} = 40g/mol \)

- \( n = \frac{20}{40} = 0.5mol \)

2. 利用公式 \( C = \frac{n}{V} \) 计算浓度。

- \( V = 500mL = 0.5L \)

- \( C = \frac{0.5}{0.5} = 1mol/L \)

答案: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mol/L \)。

类型2:稀释问题

例题:将100mL 2mol/L的HCl溶液稀释至500mL,求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步骤:

1.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原则,计算稀释前溶质的物质的量 \( n_1 \)。

- \( n_1 = C_1 \times V_1 = 2 \times 0.1 = 0.2mol \)

2. 稀释后的体积 \( V_2 = 500mL = 0.5L \),利用公式 \( C_2 = \frac{n_1}{V_2} \) 求出稀释后的浓度。

- \( C_2 = \frac{0.2}{0.5} = 0.4mol/L \)

答案: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0.4mol/L \)。

类型3:混合溶液问题

例题:将200mL 1mol/L的NaCl溶液与300mL 2mol/L的NaCl溶液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步骤:

1. 分别计算两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 n_1 \) 和 \( n_2 \)。

- \( n_1 = C_1 \times V_1 = 1 \times 0.2 = 0.2mol \)

- \( n_2 = C_2 \times V_2 = 2 \times 0.3 = 0.6mol \)

2. 混合后溶质的总物质的量 \( n_{\text{总}} = n_1 + n_2 = 0.2 + 0.6 = 0.8mol \)。

3. 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 \( V_{\text{总}} = V_1 + V_2 = 0.2 + 0.3 = 0.5L \)。

4. 利用公式 \( C_{\text{混}} = \frac{n_{\text{总}}}{V_{\text{总}}} \) 计算混合后溶液的浓度。

- \( C_{\text{混}} = \frac{0.8}{0.5} = 1.6mol/L \)

答案: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6mol/L \)。

三、注意事项

1. 在进行计算时,务必注意单位的一致性,特别是体积单位必须统一为升(L)。

2. 对于稀释问题,牢记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这一基本原则。

3. 混合溶液问题中,要注意溶质是否发生反应或变化,避免直接相加。

通过以上三个典型例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虽然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仔细审题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希望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能够多加练习,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能,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由AI助手生成,旨在辅助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