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书本就像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我的童年,是在书的陪伴下度过的。那些泛黄的纸页、稚嫩的笔迹,如今回忆起来,依然让我心生温暖。
记得第一次接触到书时,我才五六岁。那是一本图画故事书,名字叫《小兔子乖乖》。虽然文字不多,但那些色彩鲜艳的画面深深吸引了我。我坐在奶奶的膝盖上,听她一字一句地读给我听。小兔子如何躲避大灰狼的故事,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后来,我试着自己翻阅这本书,虽然不认识所有的字,但我能从图画中猜出大致的情节。那一刻,我意识到,原来书不仅仅是文字,它还可以通过图画讲述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尝试阅读一些更复杂的书籍。《安徒生童话》是我最早接触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点燃火柴取暖,幻想着温暖的炉火和美味的食物。然而,最终她还是冻死在街头。每当我读到这里,眼泪总会不自觉地流下来。我为她的遭遇感到悲伤,也对现实中的不公平产生了思考。那时候,我就隐隐约约觉得,书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它还能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另一面。
除了童话故事,我还喜欢读科普类的书籍。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它解答了我许多天真的疑问。为什么月亮会跟着人走?为什么鱼能在水里呼吸?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科学的奥秘。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逐渐明白,世界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存在,而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奇迹之地。
当然,童年的读书时光并非总是轻松愉快的。有时候,我会因为看不懂某些章节而感到沮丧;有时候,也会因为忘记带书去学校而懊恼。但即便如此,我对书的热爱从未减少半分。书成了我的朋友,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翻开它,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但那段与书相伴的童年记忆依旧鲜活。那些曾经读过的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塑造了我的性格。它们教会我去同情弱者,去尊重自然,去追求真理。可以说,书是我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伙伴。
回首过去,我常常想,如果当初没有那些书的陪伴,我的童年会是什么样子呢?或许会少了许多乐趣,或许会缺少一些对生活的感悟。正因为有了书,我的童年才变得丰富多彩。所以,我始终感激那些陪伴我长大的书籍,它们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总结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在我的童年里,书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更让我学会了思考和感受。我相信,这份对书的热爱将会伴随我一生,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