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译文:
斜阳的光辉洒落在村落间,小巷里牛羊缓缓地归来。
村中的老人惦记着放牧的孩子,拄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待。
野鸡在麦田中鸣叫,麦苗正在茁壮成长;蚕儿已经休眠,桑树上的叶子变得稀疏。
农夫们扛着锄头归来,彼此相见时话语绵绵不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在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农村傍晚的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诗的开头通过“斜光照墟落”和“穷巷牛羊归”,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夕阳西下,光线柔和地洒在村庄上,牛羊归圈,展现出一天劳作结束后的平静与安详。
接着,“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温情的氛围。老人对孩子的牵挂之情跃然纸上,那种默默守候的场景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真实感。
中间两联“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则从自然景物的角度描绘了田家的生活环境。野鸡的鸣叫声伴随着麦苗的成长,蚕儿的休眠也暗示着丰收季节的到来。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还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统一。
最后,“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描写了农夫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家的情景。他们彼此交谈,语言亲切,透露出一种淳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总体而言,《观田家》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谐之美的一种追求。诗风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