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残》是一首描写春末时节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古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与无奈。
原文:
春残花渐落,风冷柳初黄。
独坐空庭久,心随远水长。
鸟啼深树里,人语小窗旁。
欲问归期近,愁眉锁旧房。
翻译:
春天已经走到尽头,花瓣逐渐凋零;微风中柳叶刚刚泛黄。
独自坐在空荡的庭院中,久久不愿离去,心中的思绪随着远方的流水悠长。
鸟儿在深深的树丛中啼叫,人声从小小的窗边传来。
想要询问归来的日子是否临近,却只能紧锁眉头,望着那熟悉的旧屋。
赏析:
这首诗以“春残”为题,通过描绘春末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寂之情。诗中的“花渐落”、“柳初黄”等意象,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逝去。
“独坐空庭久”一句,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思绪也随之飘远。“心随远水长”则进一步将情感升华,表达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后两句“鸟啼深树里,人语小窗旁”,则是以环境的静谧衬托出内心的波动,动静结合,增强了画面感与情感的层次。最后,“欲问归期近,愁眉锁旧房”道出了诗人对归期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情感细腻,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