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江苏高考的语文试卷中,一篇题为《时光里的老屋》的记叙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篇作文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挚的叙事风格打动了阅卷老师,最终荣获满分。文章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童年、亲情与成长的深刻思考。
作文原文:
《时光里的老屋》
那座老屋,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地方。它不大,却承载了我整个童年的欢笑与泪水。每一块砖、每一扇窗、甚至墙角的一片青苔,都像是岁月留下的印记,悄悄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小时候,我总爱坐在老屋门前的石阶上,看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斑驳陆离。爷爷常常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把旧蒲扇,轻轻摇着,嘴里哼着不知名的歌谣。那时的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每天都在等待下一个假期,好能回到这座老屋。
后来,我上了初中,学业越来越重,回家的次数也渐渐少了。每次回去,都会看到老屋的变化——屋顶漏雨了,墙上的油漆剥落了,连院子里的桂花树也比以前矮了一截。可我知道,它依然在那里,等着我回来。
去年冬天,爷爷病重,家里人决定把老屋卖掉。那天,我最后一次走进那扇熟悉的木门,心里五味杂陈。屋子里空荡荡的,仿佛一切都被抽离了灵魂。我站在曾经的卧室门口,看着墙上那张泛黄的奖状,那是我第一次拿到第一名时贴上去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老屋不只是一个地方,它是家,是记忆,是情感的寄托。
如今,老屋已经不在了,但那些日子,那些人,那些故事,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它们像是一盏灯,在我心里照亮前行的路。
作文点评:
这篇记叙文之所以能够获得满分,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情感真挚。作者通过老屋这一载体,表达了对家庭、亲人以及童年生活的深切怀念。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其次,结构清晰。文章按照“回忆—现实—变化—感悟”的逻辑展开,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开头点明主题,中间穿插细节描写,结尾升华主题,使整篇文章具有完整的叙事结构。
再次,细节描写生动。如“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爷爷手中的旧蒲扇”“墙角的青苔”等细节,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种熟悉而温暖的氛围。
最后,语言流畅自然。全文没有刻意追求修辞技巧,而是以朴实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体现了作者良好的写作功底和生活体验。
总的来说,这篇作文之所以成为满分范文,是因为它不仅符合高考记叙文的要求,更在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度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学,往往源于生活,发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