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出自其诗作《宣城见杜鹃花》。这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蕴含着浓厚的思乡之情与人生感慨。
一、原文
《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二、诗句解析
“蜀国曾闻子规鸟”——“子规鸟”即杜鹃鸟,传说中是古蜀国望帝的化身,常在春日啼血,声音哀切,令人动容。李白在此借“子规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宣城又见杜鹃花”——“宣城”是今安徽宣州,诗人此时身处此地,再次看到杜鹃花开,引发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无限牵挂。
“一叫一回肠一断”——每听一声杜鹃的鸣叫,就令人心碎一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忧愁。
“三春三月忆三巴”——“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三巴”是古代巴蜀地区的别称,泛指故乡。整句意思是:在这漫长的春天里,我一次次回忆起遥远的故乡。
三、艺术特色与情感表达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李白以“杜鹃鸟”和“杜鹃花”为意象,通过自然景物寄托内心的情感,使诗歌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2. 语言凝练,音韵和谐
全诗仅二十字,却层层递进,情感深沉。句式工整,节奏分明,读来朗朗上口。
3. 情感真挚,思乡情切
诗人虽身在异乡,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体现出一种深切的乡愁。
四、历史背景与创作动机
据传此诗写于李白晚年,当时他漂泊在外,生活困顿,心中充满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杜鹃花作为春日的象征,常常被用来寄托离愁别绪,而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五、结语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不仅是一句描绘自然景象的诗句,更是李白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它穿越千年,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成为中华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佳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