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捉迷藏】一、活动名称:
《捉迷藏》
二、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园小班的日常教学中,游戏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仅能增强身体协调能力,还能提升观察力、反应力以及与同伴之间的互动能力。《捉迷藏》是一个深受幼儿喜爱的经典游戏,简单易懂、趣味性强,非常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因此,我设计了这节以“捉迷藏”为主题的说课活动,旨在通过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促进其多方面的发展。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捉迷藏”的玩法和规则,初步掌握游戏的基本步骤。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布置一个简单的游戏场地(如教室一角),设置几个遮挡物(如椅子、纸箱等)。
2. 材料准备:音乐播放器、计时器、小贴纸作为奖励。
3. 环境准备:确保活动区域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引导孩子:“今天我们要玩一个特别有趣的游戏,名字叫‘捉迷藏’!你们有没有玩过这个游戏呀?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玩的?”
通过提问激发孩子的兴趣,并简要介绍游戏规则。
2. 讲解规则(5分钟)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我们先请一个人闭上眼睛数到10,其他人要躲起来。数完后,找的人开始找,找到后要说‘我找到你了’,被找到的小朋友就要出来。”
强调游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推挤、不跑太快等。
3. 游戏进行(10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轮流扮演“找人者”和“躲藏者”。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增强互动。
4. 总结分享(5分钟)
游戏结束后,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你刚才躲的时候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找到别人?你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
通过交流帮助幼儿巩固对游戏的理解,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六、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投放一些布娃娃、玩具等物品,让幼儿继续进行“捉迷藏”游戏,进一步加深对游戏的兴趣和理解。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载体,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加入更多变化,如“找不同”、“找颜色”等元素,使游戏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八、结语:
“捉迷藏”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是一次充满乐趣的学习机会。通过游戏,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互动中学会合作,在探索中发展思维。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在游戏中收获快乐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