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2025-07-10 01:42:10

问题描述: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这个怎么处理啊?求快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0 01:42:10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在寒冷冬夜中所经历的痛苦与孤独。

2. 通过语言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分析,感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弱者的同情。

3. 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小女孩在寒冷中点燃火柴时的心理变化。

-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童话形式表达的社会批判与人文关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冬季街头的图片,提问:“你们见过在寒冷中坚持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字词问题,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三)精读品析

1. 环境描写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天气的部分:“寒冷的夜晚”、“风雪交加”等,让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感受小女孩所处的艰难处境。

2. 心理描写解读

学生分组讨论小女孩点燃火柴时的心理变化:第一次点燃火柴看到温暖的炉火,第二次看到美味的食物,第三次看到圣诞树,第四次看到已故的奶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内心的渴望与无助。

3. 情感升华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女孩最后在火光中死去?她真的幸福了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故事的寓意。

(四)拓展延伸

1. 播放一段关于社会底层儿童生活的纪录片片段,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2. 引导学生写一篇短文,以“假如我是那个小女孩”为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五)总结提升

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强调作者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弱者的深切同情。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一份关爱与理解。

四、作业布置

1. 仿照课文中的心理描写,写一段自己在某个特殊时刻的感受。

2. 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比较其风格与主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文本细读和情感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与人文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