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精选范文 >

重拾上课礼:九师联盟2020年高三语文3月联考作文导写及例文点评-

2025-07-25 00:25:18

问题描述:

重拾上课礼:九师联盟2020年高三语文3月联考作文导写及例文点评-,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00:25:18

重拾上课礼:九师联盟2020年高三语文3月联考作文导写及例文点评-】在当前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礼仪与现代教育理念之间的碰撞日益明显。2020年3月,九师联盟组织的高三语文联考作文题目“重拾上课礼”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

“上课礼”作为古代学子进入课堂前的一种仪式,承载着对知识的敬畏、对师长的尊重以及对学习态度的端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形式逐渐被淡化甚至遗忘,但在今天重新提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作文题目旨在唤起学生对传统礼仪的关注,同时鼓励他们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深入思考。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1. 历史回顾:介绍“上课礼”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其在古代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2. 现实反思:探讨现代社会中礼仪缺失的现象,如课堂纪律松散、师生关系疏离等。

3. 文化传承: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赋予“上课礼”新的内涵,使其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4. 个人体验: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一次难忘的“上课礼”或类似的礼仪体验,表达对传统美德的理解与认同。

一篇优秀的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丰富的论据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例如,可以以一个真实的故事为引子,引出对“上课礼”的思考;也可以通过对比古今教育方式的变化,揭示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篇范文示例(供参考):

重拾上课礼

“先生,请受我一拜。”这是我在高中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听到的问候。那时的我,还不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意义。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场“上课礼”,是古人对知识的敬仰,是对老师的尊重。

如今,课堂上少了这样的仪式,取而代之的是手机屏幕的亮光和随意的坐姿。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却渐渐遗忘了那些曾让我们肃然起敬的传统。

“上课礼”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动作,它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成长;老师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每一次的“上课礼”,都是对知识的敬畏,对师道的尊重。

在现代社会,我们或许不需要跪拜,但我们可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课堂,面对老师。我们可以用一句“老师好”代替冷漠的沉默,用一次专注的听讲代替走神的分心。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正是“上课礼”精神的延续。

重拾“上课礼”,不是复古,而是回归。回归到对知识的敬畏,对教育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深意。

点评:

本文紧扣题意,围绕“上课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展开论述,既有文化底蕴,又贴近生活实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能够引发读者共鸣。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体现了较高的写作水平。

总之,“重拾上课礼”不仅是一道作文题,更是一次关于教育与文化的思考。希望每位考生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在未来的求学路上,不忘初心,铭记礼仪之美。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