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后贾岛古诗解释】唐代诗人贾岛以“苦吟”著称,其诗风清冷、语言凝练。《题诗后》是贾岛的一首小诗,虽篇幅简短,却蕴含深意,反映了诗人对创作态度的反思与感悟。以下是对该诗的总结与解析。
一、诗歌原文
> 题诗后
> 贾岛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何处觅知音?
二、诗歌解释
这首诗是贾岛在完成一首诗作之后所写的题跋,表达了他对创作过程的艰辛与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全诗共四句,语言简洁,情感真挚。
- “二句三年得”:说明这两句诗是他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才写成,体现了他作诗的严谨与执着。
- “一吟双泪流”:每吟诵一次,都会感动落泪,表现出他对作品的深情和内心的激动。
- “知音如不赏,何处觅知音?”:如果没有人欣赏他的诗,那么他还能在哪里找到真正理解他的人呢?这是对艺术价值与知音难得的感叹。
三、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贾岛(唐代) |
诗名 | 《题诗后》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贾岛在完成一首诗后,写下此诗表达对创作过程的感受及对知音的渴望 |
主旨 | 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认真态度以及对理解自己作品的人的期盼 |
诗句解析 | “二句三年得”强调创作的艰难;“一吟双泪流”表现情感的投入;“知音如不赏,何处觅知音?”则是对艺术价值被认可的渴望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
四、个人感悟
贾岛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执着与深情,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艺术追求的孤独与坚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真正的知音并不多见,因此他发出“何处觅知音”的感叹,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对理想的坚守。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贾岛对诗歌创作的重视,也能体会到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孤独与坚持。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心声,也是许多艺术家共同的心境。
以上就是【题诗后贾岛古诗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