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月亮在不同夜晚的变化。
2. 学习词汇:弯弯的、圆圆的、细细的,并尝试运用这些词语描述月亮。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月亮从新月到满月的变化过程)。
2. 月亮变化图卡若干套(可以是剪纸或者绘画作品)。
3. 小兔子玩偶一个,用于角色扮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小兔子玩偶,讲述:“今天呀,我们班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小兔子。它听说月亮姐姐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烦事,想请大家帮忙解决呢!让我们一起听听看是什么事情吧。”
二、基本部分
1. 讲述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教师边讲故事边展示相应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月亮形状的变化。提问:“月亮姑娘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合适?她的衣服为什么会变来变去呢?”帮助幼儿理解月亮因地球自转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2. 游戏环节:“找朋友”
将准备好的月亮变化图卡发给每位小朋友,请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找到与自己手中卡片相匹配的其他几张卡片,组成完整的月亮变化序列。完成后,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描述每张卡片上的月亮样子,并使用学到的新词汇来形容。
三、结束部分
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月亮每天都在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最后,可以让孩子们想象一下如果月亮真的会穿衣服,她会选择什么样的颜色和图案呢?
延伸活动:
回家后请家长协助记录一周内观察到的月亮形状,第二天带到幼儿园分享交流。
注意事项:
1. 在讲述过程中注意语速适中,表情丰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在活动中加入简单的动作模仿,比如模仿月亮变大变小时的动作等。
通过以上活动设计,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成为聪明的小侦探,揭开月亮的秘密哦!